990am金沙登录-欢迎您

学校金沙js1991APP 财务处 教务处 科技处 English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

Apr 26, 2016 12:00 AM Author: reading:[]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为1991金沙cc登录的下设机构,起源于原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家畜饲养学教研组,在1995年云南农业大学成立1991金沙cc登录之际相应成立动物营养与草业科学系,2001年草业科学独立建系,动物营养与草业科学系更名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

一、师资队伍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拥有一支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学缘广泛的教师队伍。共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占35%;副教授、高级实验师8人,占40%;讲师、实验师5人,占25%。博士9人,占45%;硕士、研究生11人,占55%。教师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及国内的13所大学,学缘结构合理。教师队伍中有云南省奶业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云南省生猪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云南省禽蛋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云南省云岭牛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云南省肉羊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才2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农业大学“百名”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0年被列为校级教学团队,2011年被列入省级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学科建设

1.专业建设

1989-1993年开设和培养年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科生,1995-1998年设置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本科专业,1999-2009年调整为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2010-2015年为了满足饲料工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方向调整为饲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2016年开始按一本招生,并实行动物科学大专业招生,一年后再按饲料科学与工程方向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动物科学专业(饲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被列为校级试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2.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方面,课程体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较为单一,90年代快速发展,21世纪后进入局部调整优化阶段的发展历程。2005年动物饲养学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饲料学被列为校级一类课程;2007年动物饲养学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被列为校级一类课程建设。

20世纪50年代就为畜牧专业学生开设“家畜饲养学”课程,“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后,将“家畜饲养学”作为畜牧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从1989年招收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科专业开始,开设课程数量显著增加,面向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科学生开设了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饲料添加剂学、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配方设计、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等课程,面向畜牧(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科开设动物饲养学课程。在1995-2002年招收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本科专业期间,在原专科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饲料毒物学附毒物分析等课程。1999年调整为按专业方向培养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课程体系基本保持,增加畜产品质与安全、计算机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等课程,动物生产方向则仍开设动物饲养学。2010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面向动物生产方向开设的动物饲养学调整为动物营养学、饲料学两门课程,并由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承担畜牧业机械化、饲料营销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在此期间面向水产养殖专业开设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饲料分析、渔业机械、仪器分析等课程,面向草业科学专业开设饲料分析课程,面向动物医学专业开设仪器分析课程。到目前为止,共为饲料科学与工程方向开设23门课程,面向其他专业开设5门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成绩显著。

3.教学科研平台建设

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独立的饲养分析实验室,奠定了“家畜饲养学”实验教学基础。

1995年经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我校建设“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总投资1600多万元,于1998建成并投入使用。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由科研实验楼(包括本科教学实验室)和配套实验猪场、鸡场、饲料厂组成,总占地面积21477㎡,建筑面积8173㎡。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高压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多功能自动生化分析仪、液体闪烁计数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定氮仪、脂肪测定仪、纤维测定仪及其它饲料检测和分子生物学仪器设备40余台件,价值560余万元,可满足饲料营养分析、饲料及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及安全性检测、动物营养学及相关学科科研和教学的需要。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使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教学科研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基于此,1998年动物营养学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2006年,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本科教学实验室搬离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楼,在1#楼建设独立的本科教学实验室,总面积196㎡。

三、人才培养

本专科生培养:1989-1996年,共培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专科生93人;1995-2002年共培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本科生139人;1999-2009年共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本科生约500人;2010-2015年共培养动物科学专业(饲料科学与工程方向)本科生约270人,其中高职本科生48人。目前该专业方向在校学生约300人。

硕士研究生培养:1988年招收并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原北京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人,1996年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招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研究生,至今已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8名,现有在校研究生30人。主要在反刍动物营养与资源开发利用、单胃动物营养与资源开发利用、分子营养与代谢调控、畜产品品质与安全控制、饲料加工利用与安全评价5个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培养:2010年获得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博士研究生,现在校博士生16人,招收留学生8人。

四、科学研究

1.研究方向和特色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依托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结合云南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需要,调整并设立了单胃动物营养、反刍动物营养、饲料工程、营养与畜产品品质和畜禽资源利用5个研究方向,充分利用云南畜禽、饲料资源优势,开展了云南饲料资源评价、主要地方猪、鸡营养需要研究,重点对武定鸡、大围山微型鸡、乌骨绵羊、红骨山羊、大额牛等特有畜禽资源开展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研究方向。

2.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2010年以来,围绕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务院农综合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6项,转基因重大专项子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国家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1项,国务院农综改项目1项,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新增科研经费7500余万元。

3.主要科研成果

2010年以来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26项。

4.出版专著及发表学术论文

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10部,学术专著13部;2010年以来共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43篇,CA收录1篇。

五、科技服务

依托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为饲料企业、养殖企业、食品(畜产品)加工企业及畜牧科技推广与生产单位提供所需的科技服务和人才培训、饲料分析等服务。

作为云南省饲料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承担云南省饲料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02年12月~2016年8月,累计培训饲料检验化验员1400多人,饲料维修工、饲料厂中控工200余人次。

close

版权所有:990am金沙登录,高原渔业学院
联系我们:院办 0871-65220061     Email:  dwkx_yna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