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从1980年2月选组基础群零世代开始,采用国际上从未采用过的高度近交方式——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克服了早期世代中出现的严重近交衰退现象,使近交系存活并连续继代。2003年已进入20世代,达到了国际实验动物委员会统一规定的哺乳动物近交系培育标准,也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4923-2001):“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中“近交系”的命名和要求,是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的猪近交系。2005年通过了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并邀请国内遗传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动物育种学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系谱完整、数据可靠、符合近交系的标准,是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的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该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特有地方猪种资源、自己独创的技术独立完成的、属于我国原始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至2016年已达28世代,近交系数高达99.95%。
2001年经云南省科技厅、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批准成立并建设云南省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并于2003年建成开始正式运转。重点实验室以西双版纳原原种场、昆明原种场近交系继代培育为基础,由近交系实验动物化研究室、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细胞及胚胎工程研究室、转基因及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室、近交系产业研究与开发中心、低温保存室、数据资料室组成,互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30余个亚系为资源基础的研究和开发的有机整体。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近交系产业化的发展,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将逐步形成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以近交系丰富的亚系为资源基础和实验材料的生物技术产业和生物医学实验动物产业;随着生物和非生物源性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近交系又可建成生物材料研究和安全性评价体系产业;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近交系又将成为人类疾病的最佳动物模型和猪→人异种器官移植的良好供体。总之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终将服务于人类健康,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